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招生动态 > 正文

学科万花筒|让环境说话,让玩具育人:探索《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的创意与实践之旅

发布时间:2025-06-30 发布者:教务部(研究生处、质量监控处) 浏览量: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先生的话语,深刻揭示了环境与玩具在儿童成长中的核心地位。一个精心设计的角落,一件充满巧思的玩教具,远非简单的装饰或消遣——它们是激发观察、想象与创造的引擎,是塑造品格、陶冶情操、培育社会性萌芽的无声课堂。

如何将这份育人的艺术与科学融入实践?《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课程正是通往“儿童世界造梦师”的桥梁!


课程名称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


所属专业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核心课程


教师简介

姚远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讲师 

毕业于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讲师,主要讲授课程《学前教育美术基础》《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中国工笔绘画》等。

研究领域:学前儿童美术、美术教育、中国画理论及实践。

教研成果:在《艺术百家》《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徽宗朝“画学”的教育制度及其文化价值》《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诗意”的美学精神追求及其意境表现——以<枇杷山鸟>图像为例》《两宋花鸟画的发展语境分析》《北宋画院考核机制研究》《一花一叶总关情——谈花卉写生》等。主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视域下——高校美育结合民族传统绘画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等课题。


课程特色

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创设和利用环境,设计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性发展,获得情智陶冶,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上按“总—分—总”的思路循序渐进,分为理论讲解、案例赏析、创意思维实训三个部分。理论部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园环境及玩教具创设理论及观念的科学知识,了解其教育价值和功能,系统掌握美术基础设计知识。案例赏析部分以专题的形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环境、建筑、玩具设计作品以及著名设计师、艺术家作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分辨意识,了解最新的当代美术视觉,建立创新思维,提升审美鉴赏力。实操部分通过二维及三维造型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和造型规律,学会在“观察—分析—表现”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和逐步掌握基本的空间设计造型思维与方法,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共同探讨材料的可塑性,培养对材料的敏感度。课程以幼儿园环境设计与玩教具制作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完成从认识三维形态,到落实环境、玩具的设计、制作、到模拟演示的全过程,并从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并对艺术、设计、科技、环保和社会的联动进行深入思考。

 



课程成果


学生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