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性质:
学校地处首都北京,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历史:
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1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一直致力于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两性和谐发展,服务妇女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男女平等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四自”特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规格符合社会需求定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一些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70%。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的比率逐年递增。学生在校期间广泛参与国际、国内各类学术及社会公益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18个,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女性学、法学、学前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5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人力资源管理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社会工作、法律、教育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校基于相关学科优势资源,2021年新增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这是北京市首家普通本科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也是全国获批该本科专业为数不多的普通本科高校之一。2023年,学校申报的家庭教育专业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首家批准设置该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家庭教育专业的设置既符合教育部对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加大招生培养的政策,又能填补本科高素质家庭教育人才短缺的现状。学校秉承服务妇女儿童发展与家庭建设的办学理念,积极回应社会需要,通过设置养老服务管理、家庭教育等民生相关专业,确立服务妇女、儿童、老年人和家庭建设相互支撑的专业格局,为国家培养相关服务人才。
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近年来承办一系列援外培训项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成为中国妇女民间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国际优秀女性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妇女干部培训基地。2003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2004年获得招收港澳台(侨)学生的资格。2024年,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全球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培训基地”落户中华女子学院。作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国内建立的首个高校基地,全球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培训基地将成为赋能女性成长、促进女性发展、女性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加速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学校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校专门出台政策,资助和奖励学生出国(境)参加学术活动。